背景:外泌體是細胞分泌的一類具有細胞間通訊作用的細胞外囊泡,已被證明外泌體中包含了大量的脂質、蛋白質、酶、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其中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外泌體中比較具代表性的,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核酸。miRNA是18-25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小RNA分子,它可以通過與靶mRNA的3’非翻譯區或開放閱讀框區域結合而介導轉錄后基因沉默,在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及疾病發生和發展等過程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miRNA的生成:miRNA基因在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轉錄生...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全球成人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腦卒中的原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房顫、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腦血流灌注中斷。腦卒中可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前者最常見,約占腦卒中的80%。在缺血性卒中期間,谷氨酸的大量釋放可激活NMDARs(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誘導鈣離子通過這些離子通道流入神經元,使神經元超載并破壞其鈣同源穩定。盡管科學家們對缺血性損傷已經有了廣泛的研究,但切實有效的藥物暫時還沒有,因此迫切需要確定中風的機制并尋找有效治療缺血性...
背景介紹:自從2013年榮獲諾貝爾獎后,外泌體就一直是國際科研界的研究熱點。近十年來,它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如今依然穩坐在國自然熱點排行榜的第五名!讓我們繼續揭開這個細胞外囊泡的神秘面紗!外泌體個人名片:姓名:外泌體(Exosome);種屬:細胞外囊泡;大?。褐睆?0-150nm;密度:1.1-1.18g/mL;形狀:呈“茶托狀”;來源:由所有活細胞分泌;存在:幾乎存在于所有的組織、細胞間隙、體液中;數量:人體中大約有1014個,近乎于平均每個細胞產生1000-10000個;...
檢測原理:細胞發生凋亡時,會激活一些DNA內切酶,這些內切酶會切斷核小體間的基因組DNA,產生180bp-200bp的DNA片段。基因組DNA雙鏈或單鏈斷裂時會出現產生大量的粘性3'-OH末端,可在脫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轉移酶(TdT)的催化作用下,與熒光素、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酶或生物素形成的衍生物標記到DNA的3'-末端,從而通過光學顯微鏡、熒光顯微鏡或流式細胞儀直接進行凋亡細胞的檢測,這類方法稱為脫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轉移酶介導的缺口末端標記法(Terminal-deoxynu...
脫氧核糖核酸又稱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種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以引導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主要功能是長期性的資訊儲存,可比喻為“藍圖”或“食譜”。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構細胞內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質與RNA所需。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構造發揮作用,有些則參與調控遺傳訊息的表現。DNA是一種長鏈聚合物,組成單位稱為核苷酸,而糖類與磷酸分子借由酯鍵相連,組成其長鏈骨架。每個糖分子都與四種堿基里的其中一種相接,這些堿基沿著DNA長鏈所排列而成...
概述:生命誕生于3D環境,所以傳統的2D細胞培養方法,雖然可以保證細胞的生長和對外界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是和實際生活環境的巨大差異會導致大部分生理功能受限。比如,2D培養環境下的細胞間的相互作用是XY軸的,只是細胞層之間的作用,缺乏Z軸方向的影響,這樣就沒有養料、氧氣和外界刺激物(如:藥物處理)的梯度滲透作用。而3D培養環境下細胞可以變成細胞球,從而可以體現出Z軸細胞之間的力作用和各種物質的滲透梯度,和體內的差異相較2D細胞層會大大縮小,從而提高體外細胞實驗的準確性。利用體外...
Jurkat(CloneE6-1)概述:Jurkat(CloneE6-1)細胞,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是肯德爾·史密斯博士將Jurkat細胞在41°C孵育48h,于巨噬細胞上進行有限稀釋克隆得到的,Jurkat(CloneE6-1)細胞是從14歲男性急性T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建立的。在用佛波酯和針對T3抗原的凝集素或單克隆抗體刺激后產生大量的IL-2(需要兩種刺激物誘導IL-2的產生)。可用于免疫系統疾病研究、免疫學和免疫腫瘤學研究,該細胞株克服了Jurkat細胞系建立初...
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卵巢腫瘤的一種惡性腫瘤,是指生長在卵巢上的惡性腫瘤,其中90%~95%為卵巢原發性的癌,另外5%~10%為其它部位原發的癌轉移到卵巢。由于卵巢癌早期缺少癥狀,即使有癥狀也不特異,篩查的作用又有限,因此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就診時60%~70%已為晚期,而晚期病例又療效不佳。因此,雖然卵巢癌的發病率低于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居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三位,但死亡率卻超過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之和,高居婦科癌癥前列,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最大疾患?;熌退幮允锹殉舶┲委熓〉闹饕?,...
電話
微信掃一掃